——在x90HD上为Google搜索选合适的字体

等线

Arial 挺好 中规中矩 就是略散 Calibri 间距大 Lucida Sans Unicode 太散 Segoe UI 较散;Segoe UI Symbol 太细太轻 Tahoma、Verdana Pro 传统必选,略 Lucida Sans Unicode:待补充

标题风、角锐化

Gill Sans Nova
大小写对比明显,非常显眼的标题字。 强化大写,“J”窄长,线条外延、“M”被简化,增强结构对比,夸张。 黑体结合花体。
Eras ITC
像Calibri 细
Trebuchet MS
死板

有笔锋

Candara
字间距明显,引号、方括号、分号等突出,节段、格式明显。 最爱。代码、文本编辑。
Corbel
非常接近Calibri 更轻
Maiandra GD
像Calibri和Eras 加了些手写风格 适合做输入框

衬线

Palatono Linotype:有韵律。多年经典,kramedown官站用的字体, 没有适合高DPI的字重,细的太细粗的太粗,更尴尬是也没有理想的替代字体。 Cambria:窄,中规中矩; Garamond 太细,只有两个字重,不是太轻就是太重,字形还是好过其它 MS Serif 中规中矩 Sitka Banner 一系列,选择很多,相比Palatino还是较死板

花式

Gabriola

定义注释
等线
指最规整的黑体,引用自一款原有字体名称“细等线”。
有笔锋
在“等线体”和衬线体之间;无衬线,但有笔锋角度、有笔画粗细变化。 比等线活泼,稍有手写感、装饰感的类黑体。

Corbel和Calibri密度更高 间距却更大

应该本身就为高密度段落小字设计 非常好看 参考https://graphicdesign.stackexchange.com/a/111477 在小空间高密度排 很好读 特别容易辨认整个单词的轮廓 我是指 不需要看清楚每个字符 每个符号 而只需要扫一眼快速阅读的情况 主要指“i”、“l”、冒号分号这类字符被压缩 为阅读优化 但不适合编辑 这是Candara和Corbel的区别 编辑时 非常难辨认光标在这些字符中的位置 Candara则特地加大了这类字符

Corbel、Calibri的另一个特点是 特别适合 中文文章中有少量英文时 需要改善英文本身笔画 排版太梳的问题

和Segoe UI区别也明显 Calibri收小了一些长划 省空间 也省眼 省注意力 还是上面说的 特别适合速度

但其实并不是很实用了 只是特别适合高密度英文的情况

Eras ITC其实很像

Segoe UI和Calibri的区别也在此

Segoe UI笔划过散、轮廓外扩, 会导致相邻的字符视觉上合并成一个,本来一个字符被分成两个。 例如“oiu”,o右边的笔划、u左边的笔划,和i视觉上更紧密, 因此Segoe UI更适合界面中的“按钮”等标签、短文本,Calibri更适合连续正文。

Gill Sans Nova和Calibri很搭

两个字体的共同点是 突出字符的差异性 而弱化重复性部分 夸张表现字符特有的 辨识性的方面 就是说当面对整页搜索结果 或文章时 非常容易辨认整个单词 或短句 能非常容易地辨认整句

Gill Sans字体的标题常让我停下来仔细观赏。

做正文来说

Gill Sans像Calibri一样结构清晰, 但直角、锐角轮廓完整,甚至调整到更引人注意的,更锐的角度, 也非常不适合正文、不适合密排,产生不适、疲劳感。

Nova版比MT版,小写字母过于扁长,应该为了更突出大小写的高矮对比, 也导致更适合标题的同时不适合正文。 用到简练的列表还是很好,段落正文则不合适。 适合标示性、断言、引荐的情况, 不适合需要前后文联系、思考、反复确认, 越需要反复认真、感受细节的情况,其尖锐的风格越造成困扰、不安。

Nova和MT的区别

普遍说法 Nova是新版 加了很多字重 但其实N比M矮一些 造成的视觉区别挺大的 用的时候再比较 感觉 直接对比 会觉得新版质量下降 实际使用中又发觉新版更好 新版对格式性有些简化 是符合流行趋势 也像前段说的 好辨认 阅读效率高

英文字体的分类法

Modern Font Stacks
分类较多,不认同把Gill Sans Nova和Calibri分到一组, 但主要用来参考分类法,尤其有CSS分类和一般分类的对照。